首页 综合金融文章正文

化纤龙头IPO疑云:天富龙上市豪赌,信息披露财务造假风险高

综合金融 2025年04月25日 08:18 38 author

天富龙IPO:一场精心粉饰的资本豪赌?

化纤龙头?华丽外衣下的重重疑云

扬州天富龙集团,顶着“国内化纤行业龙头”的光环,一路高歌猛进,企图叩开上交所主板的大门。然而,这场看似顺风顺水的IPO之旅,却被一连串的争议事件搅得乌烟瘴气。招股书的合规性、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每一个核心环节都像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天富龙的上市之路,与其说是资本市场的荣耀加冕,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粉饰的豪赌,赌的是监管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赌的是市场的健忘与盲从。面对如此多的疑点,我们不禁要问:天富龙,你凭什么上市?

信息披露的皇帝新装:遮遮掩掩的关联关系

资本市场的游戏,说到底是一场信息的游戏。谁掌握的信息更全面、更真实,谁就能在博弈中占据优势。而信息披露,则是这场游戏的基础规则。然而,天富龙似乎并不打算遵守这条规则,而是选择穿上“皇帝的新装”,试图掩盖一些不想让人看到的真相。

招股书中,第四大股东上海熙元的身份,就显得格外扑朔迷离。天富龙和其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律师事务所锦天城一口咬定,熙元与天富龙不存在关联关系。但事实呢?权玉龙,这位熙元的实际控制人,在2021年之前,长期担任天富龙子公司扬州天富龙科技的副总经理!这是什么?这是赤裸裸的隐瞒!更让人气愤的是,面对交易所的问询,天富龙竟然敢公然撒谎,矢口否认。这种行为,简直是对市场规则的公然挑衅,是对投资者智商的侮辱。

如果说隐瞒权玉龙的身份是“小伎俩”,那么上海熙元在IPO启动前夕的“股权腾挪”,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利益输送”。熙元将其持有的天富龙科技1100万元出资额,以极低的价格转让给了实控人陈慧。这种低价转让,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掩盖什么?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熙元在历史上,竟然是通过未实缴出资份额的方式获得股权!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操作,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天富龙的信披问题,就像一个被精心掩盖的疮疤,一旦被揭开,就会露出腐烂的血肉。这种对信息披露的漠视,是对资本市场诚信基石的破坏,也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严重威胁。

财务魔法:补贴堆砌的虚假繁荣

政策输血:没了拐杖还能走多远?

如果说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的脸面,那么财务数据就是资本市场的骨骼。一家企业的骨骼是否强健,决定了它能走多远。然而,天富龙的财务数据,却让人感觉像是被打了激素的“虚胖”。

翻开天富龙的招股书,最显眼的不是它的营收增长,而是它对政策补贴的依赖。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税收优惠与政府补助合计高达7138万元,占利润总额的29.38%!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天富龙近三成的利润,都是靠政府的“输血”来维持的。再往前看,2020-2022年间,税收优惠对利润的贡献率持续超过20%。这种对政策红利的过度依赖,就像吸食鸦片一样,让人上瘾,也让人失去自我。一旦政策红利消失,天富龙还能剩下什么?它的真实盈利能力,又该如何体现?

一家真正优秀的企业,应该靠自身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精细化管理来创造价值,而不是靠政府的“恩赐”。天富龙这种依赖政策补贴的模式,就好比一个拄着拐杖走路的人,一旦失去了拐杖,就会寸步难行。这样的企业,又有什么资格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

断崖式下跌的毛利率:警钟还是烟雾弹?

除了对政策补贴的依赖,天富龙的财务数据还隐藏着另一个让人担忧的信号:毛利率的断崖式下跌。

招股书显示,天富龙的核心产品差别化复合纤维,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的冲击,综合毛利率从2020年的27.22%暴跌至2024年上半年的17.42%。短短几年时间,毛利率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这说明什么?说明天富龙的产品竞争力正在下降,或者说,它正在为原材料上涨的成本买单,但却无法将这种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与此同时,天富龙的存货规模却在激增,从2020年的4.45亿元一路攀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6.98亿元。存货周转率也从3.96次下降至2.64次。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天富龙的产品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严重。毛利率下跌、存货积压,再加上周转率下降,这三个信号叠加在一起,就像一颗警钟,在提醒我们:天富龙可能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

面对毛利率下跌、存货积压的困境,天富龙并没有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而是选择了继续扩张产能。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真的能解决问题吗?还是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家族企业的盛宴:左手倒右手的财富游戏

低价注入与高额分红:谁是赢家?

如果说财务数据是企业的骨骼,那么股权结构就是企业的血脉。健康的血脉能够滋养企业茁壮成长,而扭曲的血脉则会带来无尽的纷争与内耗。在天富龙的股权结构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健康与活力,而是浓厚的家族色彩和利益输送的嫌疑。

2020年,天富龙实控人朱大庆夫妇将威英化纤以2.43亿元的“低价”注入上市公司。说它“低价”,是因为威英化纤在2019年净利润高达1.09亿元,占当时天富龙利润的47%!这意味着,朱大庆夫妇用不到2.5倍的市盈率,就把一家盈利能力强劲的公司卖给了天富龙。这笔交易,对天富龙来说,无疑是捡了个大便宜。

然而,故事并没有这么简单。在注入上市公司之前,威英化纤进行了一次“突击分红”,金额高达3亿元!这3亿元,直接流入了朱大庆夫妇的腰包。也就是说,朱大庆夫妇先把威英化纤的利润榨干,然后以低价注入上市公司,自己却赚得盆满钵满。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戏法,玩得可谓是炉火纯青。

通过这笔交易,朱大庆夫妇不仅成功地将威英化纤的资产注入了上市公司,还从中套取了巨额现金。而天富龙的业绩,也因此得到了大幅提升。看似双赢的局面,实则暗藏玄机。谁是真正的赢家?恐怕只有朱大庆夫妇自己心里清楚。

绝对控制权:独立性何在?

除了资产注入和高额分红,天富龙的股权结构还存在另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家族控制权过于集中。

招股书显示,朱大庆家族通过直接持股和一致行动协议,控制了天富龙93.9%的表决权!在董事会9个席位中,有6个是家族成员;在监事会3个席位中,有2个由家族掌控。这种“一言堂”的局面,让其他股东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

家族控制权过于集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关联交易泛滥,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在天富龙身上,这样的情况也并非没有发生。2020年,天富龙的子公司上海又威,就曾挪用实控人1000万元购买理财,但却没有计提利息。这种“亲兄弟明算账”的事情,在天富龙却成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在一个股权结构高度集权的企业里,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往往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当大股东的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会选择牺牲公司利益,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天富龙的家族式管理模式,无疑为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打开了方便之门。

内控失守:五张罚单敲响的警钟

接连不断的违规:冰山一角?

如果说股权结构是企业的血脉,那么内控体系就是企业的免疫系统。一个健全的内控体系,能够帮助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确保其健康发展。然而,天富龙的内控体系,却似乎早已千疮百孔,形同虚设。

在IPO前夕,天富龙接连收到了五张行政处罚,涉及税务违规、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税务违规,说明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存在漏洞;安全生产问题,则反映出公司对员工生命安全的漠视。五张罚单,就像五记重锤,狠狠地敲打着天富龙的内控体系。

更讽刺的是,天富龙的前审计机构天职国际,因为卷入奇信股份造假案而被暂停业务!这迫使天富龙不得不仓促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一家企业的审计机构都自身难保,我们还能指望它出具的审计报告有多高的可信度?

接连不断的违规行为,以及审计机构的“爆雷”,都指向一个问题:天富龙的内控体系已经严重失控。这些被曝光的问题,或许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之下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供应商的秘密:利益输送的通道?

除了税务违规和安全生产问题,天富龙的供应商名单也存在诸多疑点。

招股书显示,在2021年前十大个体户供应商名单中,天富龙刻意剔除了交易额达752万元的陈守红等关键主体。为什么要剔除?是为了掩盖什么?这种隐瞒真实采购链条的行为,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更让人不解的是,天富龙的再生纤维业务,高达76%的供应商为个体工商户!这些个体工商户的规模、资质、经营情况如何?天富龙与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这些问题,招股书中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再生纤维业务,本身就容易滋生灰色地带。如果供应商又以个体工商户为主,就更容易出现体外资金循环、虚增成本等问题。天富龙的再生纤维业务,是否存在类似的猫腻?这需要监管部门进行深入调查。

上市之路:一场豪赌,谁来买单?

天富龙的IPO之路,堪称家族企业资本运作的典型反面教材——通过关联交易虚构成长性、依赖政策补贴粉饰报表、借助集权架构规避监管。当上交所问询函连续两轮聚焦信披真实性与交易合规性,这场IPO已演变为对A股审核底线的挑战。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或许更应警惕那些光鲜财报背后暗涌的资本暗流。天富龙的上市,就像一场豪赌,赌的是监管的松懈,赌的是市场的盲目。如果天富龙最终成功上市,那么谁来为这场豪赌买单?是那些被虚假信息蒙蔽的投资者,还是整个A股市场的信誉?

标签: DeFi NFT 元宇宙 Web3 稳定币

发表评论

Tech Stocks & BlockchainCopyright runexgo.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川ICP备2024115687-8号 power by runex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