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内幕!99元马陆葡萄RWA,竟是韭菜收割机?》
導言:馬陸葡萄RWA項目的興起與疑問
2024年末,上海左岸芯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馬陸葡萄RWA”項目橫空出世,成為內地首個農業產業RWA實例,並成功完成千萬級股權融資。這一事件猶如一聲發令槍響,宣告RWA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正走進現實,激勵著無數觀望中的企業。
加密沙律團隊近期深入研究了RWA項目,發現大家對“馬陸葡萄RWA”充滿好奇:
- “馬陸葡萄”究竟是什麼產品?如何購買?是否值得投資?
- 它能否在二級市場流通?交易情況如何?
- 項目是如何搭建的?底層架構是什麼?
- 在嚴格的法律框架下,如何實現合規?
- 這個項目對其他企業有什麼啟示?
為了解答這些疑問,加密沙律團隊親自購買並轉讓了馬陸葡萄的數字資產,希望通過消費者的視角,為大家揭開這個項目的神秘面紗。若本文內容與項目實際情況存在偏差,歡迎指正。
一、馬陸葡萄RWA產品詳解:從實物到數字資產
1. 產品本質:非同質化數字藏品(NFT)
馬陸葡萄·首發農業數字資產於2024年11月25日由左岸芯慧(上海)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行,僅限在上海數據交易所數字資產交易平台進行買賣。
(上圖為馬陸葡萄數字資產的基本產品信息)
該項目一經發行便迅速售罄,目前僅有二級交易市場。市場標價在500-5500元之間,差異顯著,但主要集中在1000元左右。然而,近期成交價已回落至600元左右。相較於最初99元的發行價,確實存在溢價空間,但市場熱度已明顯降溫,趨於理性評估。
(上圖為馬陸葡萄數字資產在數字交易市場的售賣情況)
項目方對交易時間設置了限制:2025年12月8日之後,數字資產將無法流通,僅有一年的交易窗口期。官方並未明確說明原因,但可以預見,到期前可能出現集中拋售,導致資產價值大幅波動。
此外,成功兌換實物權益後,數字資產將被項目方核銷,無法繼續流通,但持有者仍可使用“馬陸星球”互動空間。在購買過程中,團隊試圖尋找明確的責任條款,以了解資產“銷毀”後的權益保障,以及在不可抗力事件發生時的補償方案。然而,目前尚未從公開渠道和購買流程中獲得明確答案。
綜上所述,每個數字資產價格不同,且具有不可分割、唯一鏈上標識等特徵,因此可判定,該項目發行的數字資產實際上是一種非同質化的數字藏品(NFT)。更多分析詳見本文第三章。
2. 持有者權益:實物提貨與“馬陸星球”體驗
RWA項目的核心是將底層資產與代幣價值錨定。馬陸葡萄RWA項目的底層資產是農產品和農產品生產數據的整合,包括馬陸專業葡萄合作社提供的葡萄,以及葡萄生產過程中的各類數據,如農戶資料、環境數據、採集數據、監管數據等。
根據產品介紹,購買數字資產的用戶可獲得一份權益組合,包括基礎權益和成長權益:
- 基礎權益:價值200-300元的葡萄提貨卡一張。
- 成長權益:參與“馬陸星球”農業互動空間的資格。
此外,項目方還為在規定時間內交易金額排名前50的購買者提供一份“空投”驚喜權益,即馬陸葡萄提貨卡一張。
(上圖為馬陸葡萄數字資產的持有者權益圖)
通過分析資產與權益的對應關係,團隊發現,馬陸葡萄RWA項目的實物資產價值相對固定,升值空間有限。真正具有增值潛力的是“農業生產數據包”。
在“馬陸星球”互動空間,用戶可以實時監控葡萄生長情況,通過小遊戲種植、採摘、出售葡萄,並將交易所得金幣轉換為高光拾刻平台的積分,用於在2025年12月9日後兌換實物獎勵。團隊嘗試種植虛擬葡萄,等待24小時後即可收穫果實,兌換金幣。但監控視頻始終未能成功打開。
(左:數字資產交易數量排行榜;中:虛擬葡萄種植中:右圖:金幣排行榜)
然而,該平台仍存在價值斷層。積分體系與數字資產的內在收益機制並無明確關聯,用戶無法通過積分兌換實現資產增值,權益被限定在“消費型獎勵”範疇。此外,用戶在數字平台的操作有限,虛擬種植並不等同於現實世界的耕耘,缺乏用戶與實物資產的雙向價值創造場景。
項目方採集的農業生產數據與“馬陸星球”互動空間的聯繫較為有限。根據技術服務方公開信息,這些數據主要用於葡萄溯源、銀行借貸、農作物保險等應用場景。因此,對於個人數字資產持有者而言,數據的價值和作用尚不明確。
此外,項目方未披露數據資產價值的具體評估方法或第三方認證報告,也未明確持有者如何獲得收益分紅。融資款帶來的資產增值又將如何回饋持有者?
這些疑問目前尚未得到解答,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信息披露。
3. 項目方收益:融資、品牌升級與數據增值
企業試水RWA,無非是希望通過發行代幣實現融資等目標,為底層資產乃至企業本身增值。
馬陸葡萄項目也展現了一條清晰的價值反哺路徑:
通過空投權益和“盲盒效應”,激勵用戶購買數字資產,實現融資。項目方表示,融資將用於葡萄種植基地智能化設施建設和基礎設施升級。
同時,作為農業數據採集服務提供商,“左岸芯慧”的數字服務也能夠隨著用戶加入“馬陸星球”而增值。借助廣告效應,項目方擴大了影響力,並通過RWA實踐完成了品牌敘事升級,成為國內首個農業RWA案例,具有行業標杆意義。這一舉措可謂一石三鳥,既獲得了融資,又反哺了項目方,還扶持了傳統農業資產。
4. 技術解析:物聯網、數據整合與區塊鏈存證
官方信息顯示,馬陸葡萄數字資產成功上鏈,依托於完整的區塊鏈技術生態體系。
左岸芯慧是一家專注於數據採集服務的企業。該項目通過部署IoT物聯網技術採集葡萄的實物生長數據,再通過自研的SwiftLink平台整合數據信息,採用“多鏈同軌AMC”與“數據資產殼DAS”技術進行結構化處理,形成可交易的數字化資產包。
從技術合規角度來看,項目方嚴格遵循現行監管框架:所有鏈上操作數據均同步存證於上海數據集團牽頭建設的“浦江數鏈”數據存證平台,以確保數據的真實性。
儘管目前公開渠道對SwiftLink平台以及“多鏈同軌AMC”等核心技術的細節披露有限,但不可否認,它已經實現了農業生產數據的上鏈,並且數據已在上海數據交易所存證。基於上海數交所的國有控股背景,團隊相信現有技術能夠為RWA項目數據上鏈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
二、融資模式分析:馬陸葡萄如何實現千萬融資?
1. 合規路徑:SPV架構與股權托管
馬陸葡萄RWA項目能夠成功融資,首先要歸功於其完善的合規路徑。
2023年10月31日,上海左岸芯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左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項目方左岸芯慧(上海)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注資1000萬元成立,使其成為該項目的特殊目的載體(SPV),將馬陸葡萄數據資產包與左岸芯慧其他業務隔離。
同時,SPV公司作為融資主體,融資行為僅關聯企業自身,與數字資產的售賣沒有明確關聯,避免了被認定“證券化”的風險。此外,項目方的100%股權均交由上海股權托管登記中心托管,並存證於“股易鏈”平台。
“股易鏈”平台是由上海數據交易所自主研發的區塊鏈存證平台,專注於為股權、數據資產等提供數字化確權與存證服務。其核心目標是通過區塊鏈技術,將傳統金融市場中的實物資產(如股權)轉化為可驗證、不可篡改的鏈上數字憑證。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實現股權通證化上鏈的平台。
(上圖為馬陸葡萄RWA項目的股權架構圖)
2. 融資差異:股權融資與代幣發行的區別
在這個過程中,團隊發現,馬陸葡萄項目獲得的融資與傳統RWA發行代幣後的融資有所不同。
在傳統RWA融資模型中,項目方通過代幣發行完成首次資金募集後,通常需要將代幣接入交易所實現二級市場流通,利用流動性溢價實現再融資,形成典型的“發行-上市-再融資”路徑。這種模式下,代幣的市場流通不僅為項目方提供持續融資通道,更能將底層資產價值與資本市場動態綁定。
但馬陸葡萄在數字資產發行前就已完成了1000萬元的股權融資。根據目前能夠從公開渠道獲得的信息,項目方僅僅是將股份進行了托管,完成了股權的通證化存證,但並沒有進入公開交易的市場。也許正因如此,項目方無需披露融資細節,團隊也無從得知更多融資的詳細情況,比如融資對象是誰?股權的分配是多少?用戶購買數字資產的款項流向了哪裏?項目方用這筆款項做了什麼?這些都是亟待解答的問題。
但無論如何,馬陸葡萄RWA項目不僅合規落地,還成功獲得了1000萬元的股權融資,這無疑給許多企業帶來了利好消息。雖然項目僅公開發行2013個數字資產,根據每個數字資產99元的初始價格,項目方從售賣數字資產中能夠直接獲得的總價值不到20萬元。基於農業資產的特殊性,增值空間也相對有限。但項目獲得的股權融資就高達1000萬元,充分證明目前RWA項目產生的效益能夠為企業提供資產、開發技術提供積極的保障。
三、境內外RWA項目對比:馬陸葡萄的獨特性
加密沙律團隊近年來一直深耕Web3市場,在對馬陸葡萄RWA的相關信息進行深入研究後,我們能夠發現,馬陸葡萄RWA項目實質上與境外的RWA項目有很大的不同:
1. 資產屬性差異:NFT與RWA代幣
如前文所述,項目方發行的數字資產實際上是一種非同質化的數字藏品(NFT),與境外發行的RWA代幣有很大的不同。NFT的主要特點是,每個NFT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其價值由特定元數據的獨特性決定,與同質化的虛擬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幣有明顯的區分。“馬陸葡萄”RWA项目中,每一个数字资产在兑换实物资产后就被禁止流通,本身就不具备再交易、再流通的属性,更不具备可互换的价值媒介功能。
馬陸葡萄RWA項目在代幣價值認定上,與境外RWA項目也有所不同。我們在前文已經提到過境外RWA項目發行代幣融資的邏輯,這裏我們再詳細談談代幣如何為持有者帶來收益。
在境外主流RWA實踐中,代幣持有者通過智能合約確權機制,能夠實質性地獲得底層資產的份額化所有權或結構化收益分配權。項目方通過代幣發行募集的資金,通常定向投入底層資產的開發運營或多元化投資組合配置,借助資產運營效率提升、市場價值增長等路徑實現增值目標。在此過程中,代幣作為價值傳導媒介,通過預設的鏈上分配規則,將底層資產產生的收益以鏈上分紅、代幣銷毀通縮、權益回購等形式反哺持有者。
(上圖為境外RWA架構簡圖)
但馬陸葡萄RWA項目以NFT形式發行,持有者僅獲得實物兌換權(葡萄提貨卡)和數字平台參與資格(遊戲積分兌換獎勵)。其價值錨定於農產品的消費屬性與數據服務的使用權,而非資產所有權或收益權,本質上是一種“去金融化”的合規設計。
上海數字資產交易平台還對交易的發起和持有數量管控進行了嚴格的管控:持有比例超過所有可交易數字資產數量5%的用戶,單次僅可出售1個,且需要等到交易成功後5個交易日後,才能繼續出售,直到持有數量降到5%以下。通過這個方式限制大額拋售,防止數字資產的“瘋狂炒作”,從降低流動性的角度限制了數字資產的增值空間。
總而言之,馬陸葡萄數字資產的持有者無法通過數字資產直接享受到底層資產增值帶來的收益,實際上擁有的還是一張馬陸葡萄的實物提貨卡以及數字互動空間的入場券。
团队认为,马陆葡萄产品之所以如此设计与中国内地的法律环境密不可分。RWA架构的设计必须扎根于现实的法律土壤。根据我国当前的现行监管框架,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如发行虚拟货币或者发行代币融资,目前仍被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一律严格禁止,违者有触发刑事责任的风险。
在這個監管框架下,由於國內法律並未禁止發行數字藏品,馬陸葡萄RWA項目順勢選擇了這一發行方式,也給其他企業提供了合規路徑的參考:
- 企业必须明确界定发行虚拟资产的属性,若发行数字藏品,应当严格遵循不可拆分、不具有流通属性的技术标准,使其与比特币、以太坊等同质化虚拟货币形成泾渭分明的法律界限。
- 同时,应当避免数字藏品具有金融产品的属性,不得包含证券、保险等金融资产。此外,应当通过合规的交易平台,并且将数据、股权进行官方存证。
这种审慎的产品设计策略,既是对市场创新空间的积极探索,更是对法律监管红线的必要尊重。
2. 交易所差異:中心化治理與去中心化網絡
馬陸葡萄RWA發行的中介機構是上海數據交易所。境外虛擬資產交易所通常以持牌金融機構身份开展业务,而上海数据交易所的设立严格遵循《上海市数据交易场所管理实施暂行办法》的监管要求,需经市政府专项审批后设立,其业务边界明确限定于数据流通服务范畴,与金融资产交易形成制度性区隔。
在交易所的技術架構層面,境外虛擬資產交易所普遍依托去中心化網絡運行,而上海數據交易所則採用中心化治理模式,其系統節點設置需接受政府部門的統籌管理。以馬陸葡萄RWA項目為例,股權通證化的實現路徑需經歷雙重合規保障:項目方須先將標的股權於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下屬登記托管機構完成確權登記,繼而通過區塊鏈存證平台“股易鏈”實現股權上鏈。這種“物理資產-法定登記-鏈上存證”的遞進式設計,既延續了傳統金融市場的監管邏輯,又為數字技術創新劃定了可驗證的合規邊界。
盡管馬陸葡萄RWA項目的中介機構與境外模式有着比較大的差異,但其本質仍是一次在現有監管框架內探索RWA可行性的重要嘗試,為內地RWA項目構建了一條本土化合規通路。這一實踐充分證明,在內地現行法律框架下,RWA並非“不可為”,而是需要以更適配本土監管邏輯的方式“重新定義”。馬陸葡萄項目的意義,不僅在於為農業資產探路,更在於為內地RWA發展提供了一個可復制的“監管友好型”範式。
四、購買指南:如何參與馬陸葡萄RWA項目?
如果有讀者現在想要購買馬陸葡萄RWA產品,可以參考以下購買流程:
1)登錄“數字資產交易市場”完成註冊,並完成知識答題,進入市場。
2)完成數字交易市場的實名認證。
3)註冊發行平台——高光拾刻,並完成身份認證。
4)註冊杉德錢包,完成身份認證,並綁定銀行卡。
5)獲取邀請碼,完成購買。
五、行業影響與未來展望:馬陸葡萄RWA的示範效應
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浪潮下,馬陸葡萄RWA項目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了一個成功的樣本。這次嘗試不僅是一次內地企業靠近RWA項目的成功探索,也會在行業內外激發出多重積極的示範效應。
馬陸葡萄RWA項目能夠為大量“沉默”的傳統資產提供可復制的數字化模板。馬陸葡萄的“破圈”經驗,也能夠為中國傳統的老字號品牌,乃至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參考。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看到七寶羊肉、南翔小籠,甚至蘇繡等地域特色產品的RWA項目。通過RWA的框架,借力智能合約與跨鏈交互,在提升品牌溢價的同時,構建文化傳承與商業價值的雙贏生態。
上海也為這類創新提供了獨特的落地土壤。團隊認為,上海是全國範圍內最適合進行RWA項目探索的城市。上海作為國內數字經濟的先行者,已率先布局了區塊鏈市場,提出了2023年—2025年間推進城市區塊鏈數字基礎設施體系工程的實施方案,為RWA項目提供政策與技術雙重支撐。
而香港在陸續為虛擬資產交易所頒發牌照後,即將發布第二份虛擬資產政策宣言,憑借其國際資本樞紐地位和開放的虛擬資產營商環境,香港正成為連接內地優質資產與全球投資者的橋梁。
滬港聯動,兩城協同,既助力本土資產“走出去”,亦為國際資源“引進來”開闢通道。加密沙律多年來深耕企業的跨境和出海,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更加清楚地看到RWA項目的光明未來。馬陸葡萄的嘗試,既是傳統農業擁抱數字化的縮影,也為國內RWA探索劃出了一條合規紅線。它或許不夠完美,但它的每一步,都在為後來者鋪路。
特別聲明: 此原創文章僅代表本文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對特定事項的法律諮詢和法律意見。如需轉載,歡迎聯繫加密沙律。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